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
杨世蘅 甘肃省会宁县幼儿园
当前部分家长和幼儿园为了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以牺牲幼儿快乐的童年生活为代价,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加重幼儿的学习负担,使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不容忽视。有些幼儿园课程设置不够科学,下面从四个方面阐述幼儿课程设置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幼儿园课程的目的
课程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帮助儿童目前生活,至于对将来生活的帮助还在其次,制定课程的第一条原则就是以适应目前生活需要的方法,去达到将来生活中必会出现的事情。例如教识字,儿童不知道字的用处,强迫他学,那是不应该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字,如故事、谈话、图画中的字,可以教他们认识。
幼儿阶段有属于该阶段应该完成的发展任务,这是幼儿未来发展的坚实基础。幼儿园的课程应以此发展任务的完成为目的,让幼儿在幼儿园中度过快乐的童年生活,这本身就是在为幼儿的未来做最好的准备。因为快乐的童年生活是形成幼儿未来健全人格的基本条件,也是保护幼儿的主动性、创造性、自信心、好奇心、求知欲的根本前提,如果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过早让幼儿承受符号学习的负担,那么学习、竞争的压力,一定会给幼儿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应让幼儿过好现在的生活,实现应有的发展,从而为将来健康成长做准备。
二.幼儿园课程应有弹性
当前,强调弹性计划,师生共同建构课程的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以及美国的生成课程等课程设计理念,在幼教界有广泛影响。富于弹性的课程,可以适应个别不同兴趣与能力的儿童,使儿童可以多方面去接触,可以随他自己的个性去转变。并且,富有弹性的课程有两种意义:第一,多设课程,可以使儿童从多方面发展;第二,同一种课程,内容分得深浅不同,所包含的成分也不同,可以随儿童自己的需要去做。
三.幼儿园课程的“五大领域”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把幼儿园课程分为五大领域,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五个内容是一个整体,互相联系。幼儿的课程旨在发展幼儿的心智和身体。之所以要把整体的内容区分为各种领域,是为了课程实施时不至于有什么遗漏,也是为了进行深入研究。
“五大领域”的内容如何综合,应将这五种教育活动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排,每个教育活动单元有若干活动中心。这样,在同一教育目标下,各个教育活动中心,教育活动单元联系在一起,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形成了一个教育整体。
四.实现教师教和幼儿学的对接
幼儿的教学过程应有四个步骤:“①试验观察——教学从直接感知入手,儿童通过动手、动眼、动嘴、动耳、动脑,认真地观察学习对象,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②参考阅读——教师指导儿童带着在观察中所发现的问题,认真阅读教科书、参考书,鼓励儿童动脑筋想问题;③发表创作——教师指导儿童将第一、二阶段中学得的知识,通过其他活动表现出来,自由发挥独立创造;④研讨批评——总结评估,检查前三个分阶段所学的知识是否正确、牢固,能否融会贯通,灵活运用。”[1]
这四个步骤即是教师的教学步骤,又是幼儿的学习步骤。在这四个步骤中,教师的指导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指导幼儿全面地、系统地去观察对象,要给幼儿提供适宜的阅读参考的线索和材料,要能帮助幼儿表达他的收获等。这一切无不体现出教师在强调幼儿是学习的主人的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师应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促进者、支持者。
总之,幼儿园应为幼儿设置合理的课程,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注释〗
1.唐淑编.《童心拓荒——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0: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