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培养

2011年03月13日

桑海霞
泰安市青少年教育培训活动中心 ,  山东 秦安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对一个人的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五岁以下的幼儿期。”因此重视对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培养,磨练他们的意志和毅力,提高他们的素质,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正确面对和处理,就成为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进行挫折教育要培养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在科学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的需要 ,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困境,以培养幼儿在遭受挫折时克服行为和心理失常 ,忍受并超越挫折,建立起积极进取明智的心理机制 ,最后获得成功。对于父母和老师们来说,要让孩子逐渐学会独立面对生活的一切 ,不能什么事情都包办代替。要知道 ,幼儿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大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绝大多数的困难 ,依靠孩子自己的努力是能够克服的,因此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意志和能力。那么 ,如何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结合自身从事幼儿教育的经验和感受,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
       首先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引导幼儿正确认识挫折。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 “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 ”运用各种具体形象的例子 ,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和语言提高幼儿对挫折的认识 ,使幼儿佳得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 ,随时可能遇到挫折 , “万事如意 ,一帆风顺”只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应该从小学会和困难作斗争 ,只有勇敢地去克服困难 ,战胜
挫折,才能提高自身的能力 ,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幼儿认识到许多获得成功的人 ,正是克服种种困难才能成功。比如 ,我们小时候在学走路时 ,就要经历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这样一个过程。跌倒就是困难 ,就是挫折 ,爬起来就是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又如,
我们小朋友学习跳绳 ,在刚开始时一个也不能跳,手脚很难协调一致 ,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练习 ,能跳一个、两个、十个甚至上百个 ,
这也就是由失败、挫折到成功的过程。使幼儿逐步意识到遭受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认识到挫折是客观存在的,并能从中感受到阳光总在风雨后的喜悦。
       第二 ,在提高幼儿认识的基础上 ,有意识地创设和利用一些符合实际的困难情境训练幼儿。现在的孩子都是 “小皇帝” 、“小公主” ,集千般宠爱于一身 ,倍受父母长辈的宠爱 ,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哪怕遇到一个小小的困难都会给予帮助 ,如孩子摔倒了,马上扶起来加以安慰 ,还要责怪马路不平。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 。所以在生活中和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情境 ,比如妈妈不在家,让幼儿 自己想一想,怎样去克服困难 ,通过 自己的力量去完成某件事情 ,来积累经验 ,并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 ,产生一种欲望和信心。当然 ,还要注意设置的情境要符合幼儿的理解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适度和适量 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及时鼓励和引导 当幼儿严重受挫时要及时进行疏导 ,帮助分析心理受挫折的原因。幼儿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一般多是低层次的,大多是自身需要和现实产生矛盾或是 自身能力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如幼儿特别希望自己得到教师的喜欢,结果没能如他所愿或是幼儿希望在某一比赛活动中得奖而引起小朋友及教师的关注 ,但由于 自身能力没有如愿。教育者应及时从幼儿的情绪变化中发现他们的心理受挫 ,正确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使幼儿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客观条件确定期望的目标,做到量力而行。
       第三 ,让幼儿参加各种活动,进行身体和意志的磨练。现在有些孩子缺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这种适应能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适度的劳累反而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如晨跑、远足、节假 日带孩子徒步郊游、爬山、逛公园等,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 ,使他们适应大自然 ,使孩子接受风箱雨雪和困难的考验 ,在 自然环境中接受挫折教育。有益的集体活动也是很好的磨练身体的方法 ,如组织幼儿趣味运动会、广播操比赛及花样跳绳比赛活动 ,从中既磨练了幼儿的意志 ,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 ,又提高了幼儿面对挫折的能力 ,并让孩子从中体验到劳累,体验到艰辛,知道生活中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第四 ,充分利用榜样教育幼儿。发挥榜样的作用 ,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挫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幼儿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具有直观性 ,生动活泼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动幼儿。因此 ,要善于利用生活中一些活的事例来教育幼儿 ,如故事中的形象、动画片中的人物等,为幼儿树立榜样。另外 ,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和家长也要以身作则。幼儿善于模仿 ,可塑性强 ,如果我们受挫而惊慌失措的话 ,孩子是不可能沉着冷静的。因而 ,我们教师和家长要以身示教 ,时时处处做好孩子的榜样,在自己遇到挫折时 ,应积极应对 ,
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使他们从鲜活的生活事例中受到教益 ,获得如何应对挫折的经验 ,以 自己的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 ,教育孩子勇于面对困难 ,接受挑战。
       最后 ,还要多为孩子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在孩子一天天长大的过程中,他们的许多个第一次都给爸爸妈妈带来无限欣喜—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喊妈妈,第一次背古诗,第一次爬楼梯等。但唯有一种第一次我们希望它晚些—那就是孩子第一次遭遇失败和挫折。
与同伴交往时打架了 ,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了 ,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不过这样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 ,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 ,克服自我中心。在集体交往中,幼儿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 ,如观点不一致 ,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 ,这样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
指导 ,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 ,解决问题。
        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曾经教给我们一个叫做“ 3C”的办法来帮助孩子们度过困境。所谓“3C”是指CONTROL(调 整) CHALLENGE(挑战) COMMITMENT(承诺)。“调整”是为了帮助孩子了解“困难并不等于绝境”— “我知道没评上小红花你很不高兴 ,但我相信你下学期会更努力,就一定能得到小红花 ,可能还能评上好孩子呢。 ”而给孩子“挑战”的感觉则是为了让他学会在不高兴的事情中看到快乐的一面—“转到一个陌生的幼儿园是很让人不开心 ,但我知道你不管到哪里都能交到很多好朋友。 ”最后一条是“承诺” ,用“承诺”的方式帮助孩子看到生活更为广大的目的和惫义——“妈妈没来看你跳舞你一定很伤心 ,但我们都知道妈妈希望你能跳的非常好。 ”我们也可尝试这种办法来帮助孩子度过挫折关。
       总而言之,提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对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同情心 、自信心 ,培养幼儿坚强的惫志力,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面对现实中幼儿抗挫折能力的现状,面对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幼儿的挫折教育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