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叩开互助合作的大门
陆 蓉 苏州市阊西实验幼儿园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作过一个著名的比喻: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那么彼此交换后,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 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那么彼此交流后,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思想 这个比喻诙谐地道出了合作的重要性 互助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只有能与他人合作的人,才能更好地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 幼儿科技探究活动的操作性探究性 交流性为幼儿提供了互助合作学习的条件,在幼儿科技探究活动中有机地渗透互助合作学习的意识,让每一个幼儿在探究科学问题中积极承担个人的责任,在活动中相互支持 相互配合,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通过互助合作,让幼儿经历互助合作的过程 尝试互助合作的方法 学会互助合作的技能,享受互助合作的成功,并形成各种有意义的体验,并为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的科技素养提供有利的支撑.
一 变换方式 增加互助合作的频率
1、同组互助合作
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中运用的比较多,老师先期已经根据能力、兴趣、性别、性格甚至家庭背景等方面把不同的幼儿分在一个小组内,由于各小组是能力参差不齐的幼儿,这样就使得各小组之间是均衡的,为各小组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也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重新编组,如 伞世界 中,教师根据幼儿对伞的不同兴趣点,分成不同的访问 调查小组 花纹组 制作组 功用组,分别进行调查研究,这种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幼儿有效地利用了幼儿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对活动深入 细致地探究提供了互相学习的机会。
2、相邻互助合作
这种合作学习形式一般自由组合,由位置的变换而变换互助合作的对象,如 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互相看看 说说你们手里的东西有什么不同? ,这种形式比较轻松 自由自在,可以自如的展开互助合作学习,以求得全体幼儿的共同发展.
3、自由互助合作
对于幼儿园的幼儿来说一般的自由互助合作要控制人数,过多的人数会带给幼儿难以抉择的困难,这种建组,扩大了幼儿自主的责权范围,更有利于他们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 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对合作对象进行选择,找到 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 学会选择 学会判断 学会思辩也是人必备的基本能力,因此,让幼儿自己组建学习小组,便顺应了这一需要。
二 适时引入——形成互助合作的网络
动手操作、探索规律时合作;对问题有分歧 需要寻找最佳策略时合作;运用发散思维 同中求异 一题多解时合作幼儿的互助合作学习形式多样,有小组活动 有自由的 有分配的 有生生的 有师生的 有人与物的,但都是有机与随机的结合 教师要适时 适宜地根据教学目标 材料的提供和年龄特点有目的地提供互助合作的学习。
1、有问题就要多讨论
有探究就有问题,多让幼儿形成问题,针对问题进行猜想 讨论和交流,能帮助幼儿扩大互助合作的范围 教师要恰当选定合作的切入点,让幼儿在跳一跳就能够着的心理意识状态下,积极思考,展开自愿合作 共同探究的学习活动,营造一个内容丰富 探索性强的活动氛围,增强幼儿交往行为的实效性,例如:在科学探究活动中 什么样的东西能穿越管子 时,教师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和探讨彼此的想法,幼儿们不甘示弱,有人说 有人听;有人反对 有人补充;有人质疑 有人释疑,在这一过程中也为教师对幼儿进行倾听别人发言 大胆发表个人见解 公平公正地评价提供了条件。
2、有材料就要巧利用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离不开材料,材料的提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互助合作。
(1)把握材料的数量
幼儿科技探究活动中强调幼儿的操作性,有操作必将有材料,材料过多 过少 过难 过易都不易于幼儿的互助合作,一般在选择材料的数量上可以略多于幼儿的人数,在品种上可以采用搭配 互补的方式,促进幼儿与人协商或合作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互助合作的机会。
(2)把握材料的难易
品种过多 过繁会扰乱幼儿科技探究活动中的注意力和目标性,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幼儿,往往会被老师提供的丰富多样的材料所吸引,忘记了活动中老师提出的要求,不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在材料品种的选择上不宜过于烦琐和花俏,越是可变性的 越是可操作的 越是生活化的,越有益于幼儿在科技探究中形成互助合作的氛围。
(3)把握材料的 特性
在提供材料的时候,要全面地考虑材料与材料之间的互相组合 搭配,有机提供给幼儿,如在 巧做分离器 活动中,提供了可用于分离的塑料袋 纸杯 沙漏 网等,需要幼儿两两合作,组合 改装成分离器。
3、有角色就要多表演
如在 谁会飞?谁会跑?谁会游? 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引入角色表演的情景,让幼儿自由搭配选择会飞 会跑 会游的小动物,分配角色 根据提供的场景,选择合适的地方。
4、有成果就要多展示
凡有幼儿的探究结果 凡幼儿的实验作品,都要通过不同的途径帮助幼儿在同伴 小弟弟 小妹妹 大哥哥 大姐姐面前展示和介绍,如幼儿的记录表 调查表 作品等。
5、有游戏就要竞赛式
在科技探索中引入竞争,能促进幼儿在合作小组内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如科学探究活动 巧运水 巧运乒乓球 谁最省力 中,将幼儿分成小组,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之上,采用竞赛的形式,将幼儿的所学适时地提高一些难度运用在游戏中,激发幼儿再次探究的欲望 还可以引入辩论的方式,激发幼儿团体竞争,如科学讨论 狼该不该杀 一次性筷子该不该用等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1) 谈话:请幼儿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2)理由:此时,各个小组已经明白了讨论的问题;(3)参与:当各个小组开始讨论时,教师就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每一组的研究中,听幼儿讲,看幼儿做,同时点拨他们。
三 教师参与 保证互助合作的成效
教师在互助合作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幼儿互助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互助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因此,教师要对各小组的互助合作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教师要对小组中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情形做到心中有数,以此判断互助合作成功与否,并将结果反馈给各小组的每一个成员,让每个人都感到自己与其他人成功互助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也知道谁需要支持、 鼓励和帮助。只有让幼儿置于互动式的合作学习氛围中才能实现有效的合作。
叩开互助合作学习的大门,学会与人合作 与人共处 与人分享,是培养幼儿善于与人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不断帮助幼儿发展自己 完善自己和成就自己,促进幼儿更好地互助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