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幼儿教师原来可以这么轻松

2010年10月22日

 

                                                 ——读蔡伟忠《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有感

      蓝淑荣

读毕蔡伟忠《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掩卷回味,反思自己十八年的工作经历,突然发现,如果早一天读到这样的文字,我或许不需要经历这十八年的风雨磨练就可以一举到达成熟教师的行列了。蔡伟忠老师用他的著作大声告诉我们:“好老师就是这样的!好老师是轻松快乐的!”

    “保护教师,保护孩子!”——蔡老师在振臂疾呼。他在自序里如此说:“ ……回想过去二十年国内幼儿园的变化,心里无限唏嘘。……不管是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还是2001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体现了国家对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专业和决心,但为何幼儿园教育会论落到今天这种大部分经营老板唯利是图的局面?试问还有多少幼儿园的老板是以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为目的,而不是天天挖空心思想办法在孩子、老师身上赚钱?试问有多少老师的青春在这种不断破旧立新的课改中被糟蹋渡费了?……我只希望把过去二十多年酌经验通过这本书传递给一线酌老师,让老师少走弯路,不浪费光阴,让青春灿烂燃烧。”如此温和,如此亲切,却又如此犀利!感动并震撼于蔡老师这样的声音,佩服并支持蔡老师这样的勇气!在幼儿教育战线上这么多年,今天似乎突然寻到知音——一位了解我们并极力想“保护”我们的知音。

这是一本是常识性的书籍,但在这个国度里却显得无比稀缺。工作了十八年,也读过不少幼教书籍,但是像《跳出传统思维的幼儿园教师实用手册》这本书这么通俗可操作的实在是没见过,就如环境布置一章里有这样的文字:“把传统的A4纸对边、对角裁开,于是孩子可以选择不同形状的纸张来作画,这样产生的效果就会与单一的长方形有所不同,当然老师还可以提供材料给孩子,例如纸筒、报纸等。有了形状变化,环境就活起来了。”书中还讲述了很多实例和方法,当然他也更希望老师从中学习并有所借鉴,他认为老师最需要的不是什么课程方法,而是对教育的整体认知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没有绝对正确的教育,只有适合的教育。他还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他希望读者在读了他的书以后不能只按照书上说的做,而是要理解背后的意义,要学习、思考和吸收,最后变成自己的东西。读这样的文字,不累,就如同听他讲话般亲切。

佩服蔡老师的智慧,他是如此“聪明”,他多少次提醒我要做一个“聪明的老师”,要做一个“会偷懒的老师”,今天,这些观点在他的文字里尽现,例如精心准备第一次家访,以此建立专业形象,免去以后家长工作的麻烦;装裱幼儿作品没时间,尽量把老师的工作转化为孩子的学习任务;把区域规划作为隐性常规解放教师的手脚……一遍遍阅读着,一次次叩问自己:你是个聪明的教师么?答案是理智而明晰的:还有很多不到、不足、不够,甚至令人心虚的不能。

     今天,略略读过,感慨万千!合上书卷,我知道,有些东西在自己内心深处慢慢沉淀,并无比明晰——

     感动于蔡老师对教育理论的解读,他的个性化教育计划、整体平衡性课程观让人着迷,感动于蔡老师对教师职业生命的负责,想必这也是他一贯以来的追求。做一个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只有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才能让自己的教师生涯永葆创造激情和理想追求。教师只有自己敬重自己的职业,自觉进德修业,才会真正拥有职业幸福感,而只有拥有职业幸福感的老师才会是一位轻松快乐幸福的老师!今天,我祝愿并愿意自己一直是那个人——真正对自己职业生命负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