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谈话活动的策略及方法
2009年09月02日
深圳实验幼儿园 赖方方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目标:一是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二是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三是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幼儿园谈话活动在引导幼儿交流感受与经验,分享成功与快乐的同时,让幼儿有了更多倾听与表达的机会,因而,倍受教师的关注。小班幼儿年龄小,经验欠缺,经常谈论片刻便无话可谈,教师又不知如何深入指导,致使师生觉得谈话活动枯燥乏味,这样,谈话活动很快就变成了老师的“一言堂”了,教师也不太敢组织谈话活动,幼儿也不想参与谈话活动,以致造成无人能充分领略谈话活动无穷魅力的现状。
[关键词] 谈话活动、物质环境、心理环境、体验、倾听、交流
我这里指的谈话活动是有目的的,有计划地创造的交谈机会。谈话活动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帮助幼儿学习在一定范围内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活动;是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巩固;也是引发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兴趣,是幼儿互动了解世界和周边环境的一种途径。它具有独特的促进幼儿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功能。谈话说白了,就是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围绕着熟悉内容在交谈。
谈话活动是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自信心,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的好机会,谈话活动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必不可少。如何以新的语言教育观念组织小班谈话活动教学,我总结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探讨。
一、内容选择:针对小班年龄特征,具有生活经验化、新鲜感的特点。
谈话内容的选择时,一定要考虑到小班的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知识面小,想象力比较缺乏、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需要借助实物材料才能引起谈话的兴趣,建构自己的语言思维,通过看、摸、闻、尝等各种感官来参与活动。因此,谈话内容选择对小班幼儿具有一定熟悉度、有新鲜度,又贴近幼儿生活的话题,才能引起全体的关注与参与。
如:“我最喜欢的玩具。”这个内容,特别贴近孩子生活,幼儿熟悉自己的玩具,幼儿对同伴的玩具会有新鲜感,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中,介绍了自己的玩具,向大家表达了自己喜欢这个玩具的理由,这时,拿着玩具进行介绍也不会空洞,幼儿一定会有话可说,小班只要能开口,能在集体中大声介绍,这就达到了谈话的教学效果了。同时,通过与同伴、老师的交流,取得了多方的信息交流机会,提高了运用不同的语言交流方式。小班的谈话活动内容有很多,如:《我最喜欢的食品》《我最喜欢的衣服》《我最喜欢的书》《我的妈妈》《我的爸爸》等,都要以孩子为中心的话题,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活动组织: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在谈话活动中,物质环境的准备和心理环境的准备对孩子都很重要。也就是想说明一点,那就是一切的环境都应该是为孩子而服务的,不管是活动的、装饰性的硬环境,还是心理化的、氛围造就的软环境都应从幼儿感受力的角度考虑,让环境可以与幼儿进行对话,让幼儿通过这种多感官的体验,以及主动的探索。
选择适于幼儿融入的谈话环境,使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中,激发幼儿谈话兴趣,这样小班谈话活动成功了一半。如:《我喜欢的玩具》,让每一位幼儿带一个自己的最喜欢的玩具,坐在温馨的娃娃家里。老师也带一个新奇的玩具,用袋子装好,让幼儿摸一摸,捏一捏等动作,感知是什么玩具,然后,老师才展示玩具及介绍玩法,最后,用简短的语言说明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玩具。以游戏性的方式引出活动,孩子的兴趣很快就激发出来了。
模仿是小班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老师要有规范的示范语言,孩子在潜意识里在学习。如:“我最喜欢弹力球小叮当,因为,它能变大变小,软软的,它是我的好朋友。”当孩子们听到你这么一介绍,他们也会用“我最喜欢……,因为……。”的句子讲述。如有个别幼儿的语言表达不是很好的,可以利用家长的资源,在家让孩子有所准备,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让孩子在集体中,大胆表现,体验成功。小班幼儿的分享意识比较弱,在活动中,我提出了让幼儿与同伴交换玩具,有许多的幼儿未必愿意配合这个活动。这对幼儿是一种挑战,也是很好的学习的机会。老师可以利用心理战术,先找到一位分享意识弱,又特别喜爱老师玩具的幼儿做示范。
在交换中,老师示范礼貌用语,示范完毕后,表扬他是一位大方的孩子,愿意与老师分享玩具,并深深的吻了他一下,这样的表扬方式对小班孩子很重要,同时,我马上就问所有的孩子:“你是一位大方的孩子吗?你愿意与同伴交换玩具吗?”孩子们都说:“愿意。”因为,我在前面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幼儿都会很乐意地与同伴进行玩具的分享活动。老师的心理环境创设在先,孩子在特定的环境里,也会很乐意配合老师的活动,并从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三、谈话目标:体验快乐,学会倾听,乐于交流。
谈话活动以小组为主,考虑幼儿的原有水平,面向全体幼儿,让每一位幼儿都有展现自己的机会,充分体现孩子是活动的主人,老师给孩子创设一个展示的平台。只有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孩子才能快乐的学习和成长。愉快的心情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气氛,提供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和材料,使他们始终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孩子在活动的中一定会有所获。
谈话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倾听的习惯最好机会。“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讯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极有可能对孩子今后的学习造成障碍,而倾听是早期教育的第一步。培养小班幼儿“倾听”的习惯,首先教师要努力创造适合幼儿“倾听”的氛围,给予幼儿“倾听”的心情,引发幼儿“倾听”的兴趣,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倾听”的质量。因此,老师在谈话活动中要对幼儿有一些倾听要求,如:别人发言时,你要用眼睛看着发言的人;别人发言时,你不要话等,对于能力强一些的孩子,老师可以问一问,刚才发言的小朋友说了什么?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等等,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倾听要求有所提高,层层递进,才能稳步发展。
交流是谈话活动的重点,小班幼儿在活动中做到人人有话可说,这个内容选择和活动设计才是成功的。老师在活动中,要灵活运用交流的方式各种方式,如:老师与幼儿交谈,幼儿与老师交谈,幼儿与幼儿交谈。有时让幼儿在全班面前谈话个人的想法,有时在小组里与几个同伴交谈,还有时候与邻座的幼儿或老师进行个别交流。鼓励幼儿愿意交谈,积极说话,善于表演个人想法。因此,小班谈话活动时,重在给幼儿提供说的机会,不必要求语言的完整或是句式的标准等,只有在交流中操练自己的语言,才能提高幼儿对口语规则的敏感程度,从而发展自己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