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戏剧表演区给我带来的启示

2012年05月11日

         深圳实验幼儿园   文晓明
    幼儿园戏剧表演游戏,包括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其本质特点是“假装”和“象征”,是幼儿围绕共同的目标或主题进行的集体假装游戏,它强调这种游戏的社会性发展水平与特征。有人以“有无教师指导”为根据,分成两类:一种是幼儿自由的戏剧表演游戏,一种是有教师指导的戏剧表演游戏,即创造性戏剧表演。角色游戏和表演游戏又有相同和不同,角色游戏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例如家庭和社区生活经验, 表演游戏的主题和内容主要来源于故事,包括文学故事和幼儿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创编的故事。相同是它们都是创造性游戏,都属于自由游戏的范畴,由于游戏的一致性要求上不同,造成了两种游戏在结构性和游戏规则上的差别。表演游戏有框架,角色游戏可以自由转换和改变游戏内容。角色游戏我们在汽车俱乐部里做为重点。表演游戏在我们的戏剧表演区里做为重点。
    戏剧表演游戏又分为戏剧表演和表演游戏,大家看到的《宝宝回家》就是我们的戏剧表演的结果,然而表演游戏是我们小朋友在幼儿园三年来一直喜欢和喜闻乐见的,例:我们的晨会表演,餐前表演,六一表演,合唱节,艺术节,都是我们幼儿园一直以来坚持和提倡的。如果表演定位在游戏上,那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就会成为教师关注、考虑的重点,幼儿被赋予了更多自由选择和自主定向的权利,他们可以自己选择要不要“演这个故事”,“和谁演这个故事”“使用什么道具”“如何演”等等。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划分为四大板块,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四个主要部分
    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和早期阅读。如何让这些活动有机的结合,同时不枯燥而又不说教,这是我们一直以来苦苦摸索和探索的。
    0~6岁是人类语言发展和获得的重要时期,幼儿期语言发展对其身心发展和日后的社会生活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幼儿语言的习得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每个幼儿园都专门开设了幼儿语言活动课程。开设这门课程对幼儿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挑战,幼儿教师的语言教育水平就直接成为了幼儿教师的关键能力。同时幼儿教师的教育经验也起到了孩子是否喜欢语言的关键动力,这会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如果一个教师启发得当,那么这个孩子就会特别喜欢语言活动,同时会主动的去运用这个工具,达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反之,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用很好的兴趣和方法来鼓励孩子,那么,他就会失去这个工具,不会表达,更不会与人沟通。就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自从我们中班组开展戏剧表演区后,才发现一切都是那么的简单,而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
    一、如何在戏剧表演区中把语言教育目标分解和落实
    先说倾听:倾听分为:①有意识倾听,集中注意力的倾听;②辨析性倾听,分辨不同内容的倾听;③理解性倾听,掌握倾听主要内容、连接上下文意思的倾听。
    孩子们在戏剧表演区进行戏剧表演,大家之间要进行配合,人物有前后出场,说话自然也就有先后,同时,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与其他角色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学会有意识的倾听,才能把戏剧演下去,在一次次的摩合与练习中,他会从有意识倾听到辩析性倾听到最后的理解性倾听,说起来很复杂,可是在戏剧表演时,孩子们进入了角色,一切都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没有强迫他去做什么,但是孩子理解故事情节后,就会自然而然的学会了倾听。
    再说说表述:儿童表述行为能力发展的重点,主要在于学习正确恰当的口语表达,从语音、语法、语义以及语用四个方面掌握母语的表达能力,由简到繁、由短到长地提高表述水平。与此同时,学前儿童口头表述的行为亦有个人独白、集体讲述、对话交谈等不同的表现方式,需要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加以引导,以利于他们的交际与运用。
    在戏剧表演区进行表演时,教师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他们已经获得的经验。如果不掌握本班幼儿已有的语言发展水平,设计的活动就可能成为无的放矢的活动。如组织中班幼儿进行表演时,教师就需要观察了解这个班幼儿已有的经验,先把小班学会的故事或者说是情境表演先复习一遍,一是加深孩子们的记忆,二是帮助孩子们回忆和加强他们已有有经验,在回顾和讨论中发现规律和技巧。同时教师也再一次确认孩子们已有的经验以及个别差异,做到心中有数,如果能力稍差的就让他说一句台词,如果熟练后,再慢慢加台词或者说变台词,孩子们也不喜欢一层不变的东西,他们也喜欢加词或者说换词,例:小兔子:“今天天气真好啊”-----“今天天气真好啊,我们一起出去玩吧!”-------“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叫上好朋友小狗、小猫、蝴蝶一起出来做游戏吧!”-----------“今天天气真好,花儿都开了,杨柳树儿对着我们弯弯腰,蝴蝶蝴蝶飞来了,蜜蜂嗡嗡叫,我们大家一起蹦蹦跳”这时可以又唱又说,难度就大多了,你会发现由简到繁、由短到长地提高了表述水平。又例:大灰狼表演的时候,开始小朋友会怕,不喜欢演,觉得是坏蛋,可是讲解和鼓励,孩子们不光是表情上,而且肢体语言也变得丰富,最难得的是语音、语速、语气、语调上孩子们有了很明显的变化,这些都不是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一次次的表演中,大家提的意见,同时孩子自己表演时发现的不足和经验的积累,以及提高所导致的。
    接着说说欣赏文学作品
    学前儿童在学习文学作品中培养综合的语言能力,可以增强其作为语言核心操作能力的不同层次的敏感性:(1)对语调排列的敏感性;(2)对通过词句变化造成优美动听效果的敏感性;(3)对不同情境中语言运用的敏感性
    喜欢欣赏文学作品,能够较好地学习理解文学作品,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构成,是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重要方面,也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之一。
    大部分文学作品,小朋友都喜欢听,有一句话叫做量变到质变,听得多,久而久之孩子们的词汇量就上去了,同时脑子里也充满了故事情景。大部分能听出来优美、悲伤、欢快、缓慢,这些大概的情境和感觉,但是对语调排列和不同情境中语言运用的敏感性就稍稍欠缺一点,那么有了戏剧表演区后,孩子们要表演,就会很认真有目的地去听语调,同时有意识地去想象不同情境中人的表情、动作、语速的定位,有目的地听和没目的地听,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二、戏剧表演区材料的准备和指导技巧
    材料是指幼儿活动的空间和教具、学具、教学设备的提供,要考虑提供的内容、形式、数量、出示时间和出示方法等。
幼儿活动空间:我们专门开辟了一块大的地方做戏剧表演区。
    两个保证,四个区域
    两个保证是:时间的保证,人数的保证
    时间的保证:每天8:50----9:50的分区时间
    人数的保证:每天8—10个孩子,一个老师的配置,班上每个孩子一个星期轮一次。
    四个区域:教具、学具我们提供了四种选择:角色区、乐器区、道具区、服装区,每个区都提供了不少的相关物品。其中道具可以是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同是小朋友也是表演中的大树、石头、山洞、花的道具扮演者。
     指导技巧:
    1.了解每一个幼儿(包括个别幼儿的特点在内)的发展水平。根据具体活动内容、活动要求而发生变化。当需要的时候,教师在活动中参与主导作用发挥得多一些;不需要时,教师参与主导作用就发挥得少一些。由此,教师决定自己在活动中参与组织成份的多少。
    整个活动过程中,还需要解决好不少问题,如教师如何全面实施计划,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活动,如何使全体幼儿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语言的发展和提高等等,对待和处理好这一系列问题,是一种高水平教育艺术的体现在步骤之间的环节过渡上,教师的安排要自然,促进幼儿从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发展,保证活动目标的有效实现。
    在游戏过程中运用好示范法、游戏法、表演法、提问法等,都可根据各个活动步骤内容的需要,恰当地选择,灵活地运用。教师通过语言示范、启发提问、讲解、评价等手段,直接指导幼儿的活动。根据幼儿语言经验及语言水平的实际状况,一般对中班幼儿或语言发展较差的幼儿,或教育内容难度较大的语言教育活动,教师较多地运用直接指导方式,通常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以发挥其综合作用。原则就是使幼儿始终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达到目标,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自然地圆满地结束活动
    教师通过自身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的提示、眼神或手势的暗示等手段,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语言活动。这种间接引导方式,对年龄稍大的幼儿和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宜于多用。
    2.找出语言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的技能、新的语言要求。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其他领域活动因素的参与具有辅助意义什么时候要辅之以音乐或美术的活动手段,要根据活动内容的要求而定,取决于要从如何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主动积极地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来定。由此,教师策划自己参与指导的重点和难点。
    从本质上讲,利用环境条件也是一种间接引导。在指导重点和难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语言活动设备、教具和学具,如幻灯、图片、木绵等的教具,电视、录像、VCD等,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帮助幼儿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能力根据幼儿的表现和活动过程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灵活运用以上各种指导手段。
    另外,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即语音是否准确,吐词是否清晰,用词是否得当,内容是否简洁有条理,语调是否生动、有感染力等等,都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
    3.了解每一个幼儿在语言教育活动中操作工具的熟练状况。在面向全体的同时,教师要注意个别幼儿的差异。在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时,教师对那些有可能超越一般活动要求或有可能在活动中出现困难的幼儿都要予以帮助,既要为能力强的幼儿准备发挥他的能力的机会,又要为能力较弱的幼儿或不具备这方面经验的幼儿提供补偿的机会,由此,教师决定自己参与指导的时间分配。
    有许多时候,小朋友自己在排练的过程中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老师可以用启发式、选择式提问来帮助孩子。例:小兔乖乖,大灰狼的尾巴被门夹住了,小兔子发现自己的门只有一片,不能夹,老师说:怎么办呢?你们试试。要变成两扇才能夹住,于是孩子们高兴地说:变变变,变成两扇门,我们说一二三,再一起关!!
    “大灰狼被门夹住了尾巴,开始的时候不能动,等兔妈妈打你的头的时候,你才能离开门。”这些话语,都是小朋友在表演的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丰富的结果,如果只是说教,相信他们不可能说这么专业的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