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
2012年02月18日
编辑推荐: 本书引自全球最大的教育出版集团培生教育出版集团的学前教育类长销书《Observing development of the young child (Seventh Edition)》。该书自面世以来,已再版7次。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引进的最新版更是扩展了幼儿评价的范畴,对适用于幼儿的各种评价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供了多个案例,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不仅解释了对传统的幼儿发展领域特点进行观察的原理,而且剖析了观察幼儿其他发展领域的准则。该书的内容有助于幼儿园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评估幼儿的个体发展状况,为幼儿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
章节试读
第一节 观看与观察
在幼儿园的班级里,大多数幼儿老师都喜欢观看孩子们,看他们活动,看他们游戏。孩子们有时结伴游玩,有时自得其乐。在观看幼儿的过程中,老师们了解到哪些小朋友在活动时兴奋活泼,哪位幼儿找到了玩伴,哪位只是袖手旁观。日复一日,孩子们也渐渐长大,身体长高了,表达更清晰了,也开始显露出创造性的端倪。幼儿教师就这样目睹了孩子们这一切的变化。每天这样不知不觉地观看孩子们,很快就形成了一种欲罢不能的习惯。
然而,今天的幼儿教师已经不再只是观看孩子们。她们要在活动室里对幼儿进行观察。她们要对每一个幼儿进行有重点的观察,以此了解幼儿的特点。每个幼儿的特点是什么呢?本教材最为关注的是幼儿发展的具体表现。Wortham(2008)将 “发展 ”定义为 “个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的变化过程 ”(p. 128)。
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儿童都在成长、变化,只是快慢不同。幼儿的年龄、发育和幼儿的经验,都影响到幼儿的变化。因此,同一年龄的幼儿,也不一定处于同一发展水平。每一个幼儿的发育速度都不尽相同,生活的经验也各有特色。但无论如何,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且都是按一定的阶段、遵循一定的顺序发展的。无论幼儿生活在哪里,他们的成长轨迹都经历着同样的发展阶段和同样的发展顺序,只不过是发展的速度不同罢了。对于幼儿观察者来说,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发展阶段都是可观察的。通过观察幼儿所在的发展阶段或顺序,我们可以了解其当前的发展水平。以此为依据,我们就能更好地为幼儿设计和提供相应的教育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
表1-1概括了幼儿发展的基本特点。了解了幼儿不同发展领域的发展阶段和顺序之后 ,我们才能够理解对幼儿观察的结果。这也是目前对教师的要求。那么,观察幼儿的目的是什么呢? Gronlund和 James(2005, p. 4)指出,通过观察所获得的幼儿的数据,有两种主要用途。
发展的基本特点
.课程计划 .评估
.发展是持续的过程
.发展遵循一定的顺序
.发展经历一定的阶段或环节
.所有幼儿都会经历同样的发展阶段
.每一个幼儿的发展速度有所不同
观察的目的:
一、用于课程计划
为了制订幼儿的日常课程计划和长期课程计划,我们需要了解幼儿在以下领域的发展情况:
.情感发展..社会发展..身体发展
.认知发展..语言发展..创造力发展
虽然我们将幼儿以上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领域,但实际上,幼儿在以上各个领域的发展是同步的。在活动室内,在给不同的区域设计和促进幼儿发展的各类活动之前,必须先了解幼儿在上述领域已有的发展状况。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我们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每个幼儿进行常规的、持续的、系统的观察。通过观察每个幼儿,可以收集幼儿的有关资料,为我们制订幼儿日常和长期的课程计划提供依据。本教材就是希望能为此提供所需的方法和工具。
二、用于幼儿评价
评价(assessment)是教师收集有关幼儿能力发展状况的信息的过程,由教师对幼儿的技能水平、兴趣和优缺点进行判断。Ahola和 Kovacik(2007)将评价定义为:“合格的专业人员和家庭互相合作,通过标准化的测试和观察,检查幼儿发展的各个领域的持续的过程。该过程不仅分析幼儿的优点和强项,而且需明确对幼儿提供帮助和干预的领域 ”(p. 9)。
学前儿童的评价是学前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各种学前教育机构一直都试图确定孩子的需要,评价他们的发展状况,但并非总能如愿以偿。目前,有关学前儿童学习、发展和行为变化的测评的工具不胜枚举。过去 20多年来,有数以百计的测评工具在各类学前教育机构中使用,如儿童行为评定表、视觉测试、行为量表、发展记录、档案袋、语言发展测评表、自我概念量表、社会计量测验、社会技能测评表、个性测验、图画智力测验、个案研究、发展筛查表、基于行为的访谈及影像记录等。
上述的这些测评工具和测评过程各有千秋。有些使用了儿童观察法,有些则没有使用;有些需要由专业人员操作,有些则非专业人员也能胜任;有些测评法在预先创设的人为环境中进行,有些则在自然的情景中实施。多数测评都是让孩子从事一些研究者预先设计好的活动。对于评价儿童发展问题的研究者或专业人员来说,虽然这些测评工具和任务很有帮助,但这些工具大多还不太适合非专家型的教师使用。
三、一种不同的观点
目前,多数幼儿测评所关注的依然是 “这个孩子有什么问题?”以及 “我们应该采用什么干预措施去帮助孩子?”本书所采用的是一种新的观点。我们寻求回答这样的问题:“这个孩子哪些方面没有问题?”以及 “我们如何利用孩子已有的强项,引导孩子持续地健康成长?”
那么,怎样评定孩子的发展在哪些方面是 “正常 ”的呢?如何才能知晓幼儿在身体发育、认知发展、社会情感、语言能力和创造力的现状?我们是要对他们进行考试,还是测量呢,或是对他们进行比较,还是说让他们去完成一系列任务 ——抑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
作为幼儿教育的专业人员,我们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是依据某些特定标准,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幼儿进行观察的。这的确是确定孩子的发展强项的最好方法。幼儿教育专家 Seefeldt(1998)说:“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幼儿对自己和对别人的看法,他们的行为方式,每一个幼儿的强项和弱点,所有这一切,都可以通过观察获知,不仅如此,观察活动还是一种发乎自然的认识儿童的方法 ”(p316)。她和其他许多专家都发现,观察法是对幼儿个体进行测评的最佳方法之一。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观察法或许不太适合,但是对于 3—5岁的幼儿,则特别合适。
正如 Seefeldt(1998)所指出的:
幼儿可供评定的行为类别有限,观察法是研究幼儿最有效的方法。幼儿还无法用语言完整地表达自我,因此,除了采用直接的观察之外,其他评价幼儿的方法都不太现实。此外,幼儿通过活动表现自我。与年纪稍大的孩子或成人不同,幼儿不会隐藏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不会装扮自己,因此,通过观察,可以得到准确的信息。(p. 317)
确定幼儿发展强项最有效的方法,是在日常的教室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观察。
四、为什么对幼儿进行评价.?
对幼儿进行评价有很多不同的原因。有些幼儿教育机构将幼儿评价作为一种测评工具。幼儿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发展水平?课程是否需要进行调整?而有些幼儿教育机构之所以进行幼儿评价,是因为州或联邦政府要求他们这么做,以此证明其教育的成效,这样,才能继续得到支持和经费。
美国幼儿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民间机构全美幼儿教育协会(NAEYC)和美国教育部属下的全美幼儿教育专业工作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arly Childhood Specialists)于 2003年 11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幼儿教育课程、评价和机构测评的规程。该规程要求各个幼儿教育机构 “所进行的幼儿评价必须是符合伦理要求的,必须是适宜幼儿的、真实可靠的,并将此作为各个幼儿教育机构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另一份报告中,NAEYC将评价定义为 “观察、记录幼儿的活动内容和方法的过程,是各种影响幼儿发展的教育决策的基础 ”(NAEYC, 1991,p. 32)。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该机构提出了进行幼儿评价的具体目的:
.为了使教与学的决策有理有据;
.发现需要对幼儿个体进行重点干预的方面;
.帮助幼儿教育机构改善教育和发展干预方法及成效(NAEYC, 2004, p.52)
第二节
通过观察进行评价
本教材认同 NAEYC提出的有关幼儿评价的定义和目的,不过,也有自己的一些不同看法。本教材的重点在于通过观察对幼儿的发展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更好地设计幼儿的课程活动,以此促进幼儿的成长和成功。教师需要首先了解幼儿目前的发展情况,这样在设计课程活动时,才能充分考虑到如何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俄国早期教育方面的理论家列维 ·维果斯基(Lev Vygotsky)的研究结果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支撑。他认为,对幼儿细心观察的结果,应该与考试的分数一样被当作真实可靠的东西(Mooney 2000)。
如前所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观察和记录幼儿的活动,是收集有关幼儿个体发展资料的主要方法。这种观察的结果,也可以被用于评价幼儿发展的水平。在收集了这些数据并进行了分析之后,教师就可以判断每个幼儿发展的强项和需要加强的领域。这样,就可以为幼儿个体和群体规划出合适的活动方案。
一、幼儿发展检核表
本教材为研习 3~5岁幼儿发展的学生和教师提供了观察和记录幼儿自然发展的工具,即“幼儿发展检核表 ”(The Child Development Checklist)。该表在第二章中有具体描述。该记录工具能帮助观察者确定每一个幼儿在情感、社会、身体、认知、语言和创造力这六个领域的现有发展水平。本教材将以这些发展领域的不同检核指标为依据,在随后的各个章节具体讨论幼儿在每一个检核指标上的发展情况。
每一个幼儿都经历了一个可观察的发展过程。如果我们知道要观察幼儿的哪些方面,我们就可以循着幼儿发展的顺序,一步步地观察幼儿的发展过程:从大肌肉运动到小肌肉动作的协调,从简单的看法到复杂的想法,从发出单音到能说出较长的句子,从涂鸦到具象性的画画。观察者首先收集有关的数据资料,尔后通过对这些数据资料的解读,为每个幼儿的发展制定适宜的方案。
幼儿发展检核表是本教材写作的基本线索。该表有助于观察者找到以上六个发展领域的观察重点。这些领域又进一步分解为幼儿发展的 11个主要方面(参见表 1-2)。教材中的每一章分别讨论其中一个方面。根据已知的幼儿发展进程,每个方面又分解为八个行为观察指标。本教材将侧重探讨每个方面中具有代表性的八个行为指标,以免陷入检核表中幼儿各方面发展的细枝末节。这样,对幼儿的观察既详尽而有意义,又不至于累赘繁琐。
表 1-2.检核表的主题
在观察的过程中,如果观察者认为幼儿在某项行为指标上的表现不明显,则不会在该指标项上打钩。对于这些没有打钩的指标项,在各相应的章节之后,会提出 “给教师的建议 ”。这些教育建议,可用于制定针对幼儿个体发展需要的教学计划。第二章和第三章则具体探讨了如何将幼儿发展检核表用于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记录。
对幼儿发展采用这种评估方法,主要出于两个目的:
(1)有助于儿童发展专业的学生深入理解幼儿的真实情况及其发展顺序;
(2)有助于幼儿教师感受到幼儿的成长,并采用合适的活动和材料支持幼儿个体的发展。
二、怎样成为一个观察者?
要成为一个幼儿观察者,首先需要走出你已有的角色定位。如果你原本是位主班教师或副班,就需要暂时将原有的角色委托给另一个教学人员。这可以在教师会议上预先做好安排。每个教学人员(无论主班、副班还是保育员),每周都要安排一小段时间,承担幼儿观察者的角色。实习生也可以参与其中,这可以为这种重要的信息收集任务添砖加瓦。
作为一个观察者,要稍与幼儿保持一定距离,做到不干预幼儿的活动。而所选择的观察位置既不能离幼儿太远,又要不影响到所观察幼儿的活动。观察者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还可以四处走动,只要足够靠近幼儿但又不至于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就行。尽量不要与所观察的幼儿有目光的接触。如果你所观察的幼儿看过来,你可以把目光移到其他孩子身上。
很多幼儿的观察力比我们想象的要强。不管你做出多大的努力,如果你一直看着某个孩子,他/她不久就会感觉到你在观察他/她。不过,大多数幼儿很快就会对此置之不理,继续他们的活动或游戏。不过,如果你感觉到被观察的幼儿对于你在看他们感到有些不自在,甚至要躲开,这时,就应该暂时中断观察活动。可以改天再观察这个幼儿,或请其他的教学人员或学生继续观察这个幼儿。
其实,幼儿一般都喜欢教师这么关注他们。他们很享受这种一对一的关注。
没有被观察过的幼儿有时甚至还会抱怨教师没有注意他们呢。问题在于,作为观察者,你要看的是幼儿正在用操作材料做什么,正在和同伴玩什么,你不想让幼儿知道你正在观察他们。如果幼儿知道你正在观察他们,他的行为就可能会为了迎合观察者而有所改变。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 “霍桑效应 ”(Hawthorneeffect)(Ahola & Kovacik, 2007, p. 7)。因此,要设法在观察时不被幼儿发觉。
三、保密性
如果你不是所在幼儿园的老师,那么,如果要对幼儿进行观察,则一定要先得到幼儿园的许可。在观察时所得到的有关幼儿的所有信息,都不应该和他人分享。所有材料都应该是绝对保密的。在记录过程中及撰写报告时,必须对所观察的幼儿采用虚拟的名字。而对于其他的幼儿,则可以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如幼儿甲)。
四、如何对观察进行记录?
很多观察者在做观察记录时都喜欢用夹板,在夹板上夹些纸或幼儿发展检核表。在每个活动区的桌面,都可以放置几个夹板。这样,在需要时就可随时取用。如果幼儿看到你在夹板上不停地写东西,他们可能会好奇地过来看你在上面写什么,也可能想要用你的铅笔。可以告诉孩子们你今天早上正忙着,而且他们自己也要做自己的事情。如果他们坚持想要用你的笔,可以指引他们去书写区找。在书写区,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类似的夹板和纸笔。
因为幼儿喜欢模仿老师,所以,老师可以指导这些幼儿去观察其他的东西,如荷兰猪。如果他们还是要叫你,你可以告诉他们你现在正忙着,一忙完就会过去陪他们。有些观察者会让幼儿去找别的老师,或者给他们在别的活动区布置一些任务。
不要对全班说:老师现在要开始观察了,不要过来打扰。因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幼儿,这么说反而会引起幼儿的注意,他们都会停下来,看着老师。应该反其道而行之:让自己尽量 “隐身 ”。这样,教师所观察的幼儿就会不受干扰地继续他们的活动和交往。只要教师开始了这种常规的观察,大多数幼儿就会理解并尊重教师的观察行为。
五、从何开始?
一旦教师开始对幼儿进行常规的观察,就会发现自己乐此不疲。问题是要怎么开始。如果以前从没有做过观察,起初可能会觉得很不习惯。幼儿会怎么想呢?教师这么站在一边看着幼儿,会不会显得很傻啊?即便教师理解了对幼儿个体的观察与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是,要放下日常的教学工作而开始对幼儿进行观察,还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Jablon, Dombro及 Dichtelmiller(2007, p. 143)指出 “开始观察时,需要有意识的努力 ”。他们提出,帮助一个新手开始观察活动,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不要找借口,只是投入其中
.不要让忧虑影响了观察
.开始时,找一个同事或同伴一起观察
.每次只观察幼儿的某一个发展领域
.不断反思从观察中获得的信息
六、何时观察?观察多久?
什么时候才是最佳的观察时机?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知道,为了给每个幼儿制定合适的教育计划,就需要了解他们目前的发展状况。为此,我们就需要从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什么时候开始对幼儿进行观察,取决于想要了解孩子的什么方面。
教师是否想要了解某一幼儿早上入园时从家庭到幼儿园的过渡问题?是否想了解哪个活动区对某一幼儿较有吸引力?幼儿每次参与活动多长时间?他在表演游戏区和其他幼儿是怎样互动的?幼儿怎样使用剪刀、画笔或铅笔等工具?他是否知道某一本故事书讲的是什么?根据所要观察的内容,制定一个计划,每天的任何一个时间,只要幼儿参与活动区角的某个活动,就可以对该幼儿进行观察。
观察不需要很长时间。每个教学人员每天只是进行 5~10分钟的集中观察,就可以得到幼儿的很多信息了。对于教师想要更多了解的幼儿,可以制定一个 5~10分钟的观察计划。每天观察同一个幼儿 5~10分钟,持续一周。不久,教师就可以积累到很多的信息,为该幼儿建立一个完整的发展档案袋。
每天对一个幼儿只要进行5到10分钟的观察,就已经足以收集到该幼儿的大量资料
七、如何制订观察计划.?
对幼儿进行观察和记录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要探求较为简捷便利的方法。有位观察者曾言道:“要在忙碌的一天中抽时间对幼儿进行观察,就一定需要事先制订计划和进行组织。教师要先了解整个活动室的布置情况,这样才能找到最佳的观察方法。在计划阶段,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有效地利用活动室环境,以提高观察的成效上 ”(Benjamin, 1994, p.16)。
有些教师喜欢在自由活动时进行深入观察,因为此时幼儿都埋头于各个活动区忙着自己的事。有些教师则喜欢事先在幼儿的活动区附近摆好一张 “观察椅 ”,为的是既不影响幼儿的活动,又能接近他们。预先在准备对幼儿进行观察的地方预备好观察用的夹板和铅笔,这也有助于观察的顺利进行。
有些幼儿园还为观察活动准备了一些小录音机。这样,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就不用写太多,只需在观察之后把录音材料整理出来进行分析就行了。凡是能使观察记录简便易行的方法都可以考虑。可以与其他同事讨论,找到一种最佳的方法。这样,每个人就可以开始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并随后制定教学计划。这整个过程被称为系统观察。
八、系统观察的使用
系统观察使用某种系统察看和记录幼儿的行为,这已成为教学人员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最终都认识到:
观察可用于记录幼儿的发展状况,用于理解幼儿的行为表现,用于指导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在幼儿评价中,观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用于替代标准化的评价工具,也可对标准化评价工具所得到的信息提供补充。(Benjamin, 1994, p. 14)
许多在幼儿发展评价过程中使用过系统观察的教师总结说,作为一种评价工具,系统观察具有以下一些优点(参见表 1-3):
1.给观察者一种不可替代的深入观察的方法
2.使观察者可以在活动室内集中观察幼儿的某一自然行为
3.侧重关注幼儿能做什么(而非幼儿不能做什么)
4.帮助观察者认识幼儿发展的不同阶段
5.使教学人员能够为每一个幼儿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
6.帮助教学人员评价教学方案的实施效果
7.为教学人员在涉及幼儿、课程和家庭报告的有关工作中提供决策参考的数据
表 1-3.系统观察运用于幼儿评价的优点
九、系统观察设计
对幼儿进行系统观察,需要先制订一套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的实施方案。该方案的制订过程通常包括以下一些环节:
.确定在观察过程中要收集哪些信息
.确定计划观察哪个幼儿
.确定观察时要采用的方法
.设定观察的时间表
.遵循观察时间表
有关如何实施系统观察的内容,将在第二章中具体讨论。